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主办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3-1395
国内刊号:42-1740/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0571 人次
 
    本刊论文
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学解读

  摘要: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侠电影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武、舞同源为突破口展示出武侠电影的美学特征。并从武侠电影中的“武”、“侠”、“江湖”等方面对其进行解读,探讨武侠电影发展与成败的关键要素是文化、艺术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对中国武侠电影发展相关问题的文化学解读,增加我们对于武侠文化和武侠电影的认识,希望藉此深化我们对武术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武侠电影武术文化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87—03

  什么是武侠电影?武侠电影是我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如同美国西部片、英国侠盗片、日本武士片等。陈默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说“武侠电影,即有武有侠的典影,亦即以中国的武术功夫及其独有的打斗形式,及体现中国独有的侠义精神的侠客形象,所构成的类型的基础的电影。武侠电影凭借本身深厚的文学艺术与哲学传统;成熟的传奇模式和情节结构,优美的动作设计和善恶分明的人物谱系,已经成为世界电影中一个特征分明的类型电影。它不但是我们研究电影艺术发展规律的一个典型范例,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中国侠文化、武术文化与电影联姻的一个标本。

  1武侠电影的历史渐近线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把从猿到人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称之为一条河(而不是一道线)。武侠电影的形成虽然没有如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但它同样也是从最初的雏型作品不断地经过发展、创新而逐渐成熟,就好比是一条不断演变、逐渐形成的历史渐进线,武侠电影正是通过这条渐进线上踏上了中国电影艺术舞台。

  1918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成立,这是一个专门的电影制作发行部门,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制片行业的开始。1920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类型片《车中盗》(导演任彭年)。该影片改编当时流行的美国侦探小说《焦头烂额》,以义士武打为题材,初具类型电影的雏形,它是中国早期武侠电影的原始作品之一,标志着武侠电影的萌芽。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火烧红莲寺》(导演张石川)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一波热潮,当年该影片上映时可谓是万人空巷。从1928年到1931年《火烧红莲寺》连续拍摄了18集,无论是从技术积累,还是从题材拓展的角度来看,“武侠”两个字从《火烧红莲寺》后便成了中国电影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从此在侠客、江湖、刀光剑影中长大。《火烧红莲寺》的摄影师董克毅,堪称上世纪20年代的乔治·卢卡斯,他把没有寺顶的布景和画在玻璃板上的红莲寺顶巧妙地拍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红莲寺辉煌建筑,创造出“接顶”法。在银幕上将演员任意放大和缩小,通过完成“分身”的特技摄影技术透过真实人物与卡通形象融合的办法表现“剑光斗法”。

  中国武侠电影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土壤中,在经历了一个孕育、萌芽、发展的历史过程之后,逐渐形成了本身独特的风格样式和特定的观众心理市场。《火烧红莲寺》是武侠电影逐渐成熟、规范的代表性影片,它是中国武侠电影走向类型化、标准化的标志,同时它又是中国武侠电影承传武侠文学、在银幕上塑造武侠神话的典范性作品。

  2武侠电影的美学特征:武、舞同源

  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对“武”的解释:“刚疆直理日武;威疆敌德日武;克定祸乱日武;刑民克服日武;夸志多穷日武”。《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从“武”字的起源来看,武术是一种技术、一种理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舞蹈是人类社会最早创作出来的人体文化形式,它综合了人类文化学中的各种元素。据史料记载,奴隶社会较广泛开展舞蹈活动,是为了“娱神”,在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时候通过各种舞蹈来让神享受。据《周礼》书上记载,在奴隶社会,祭天神要跳云门舞,祭地神要跳咸池舞,祭母系祖先要跳大象舞,祭父系祖先要跳大武舞。当时除了广泛开展祭祀舞蹈,各种宴会礼节中也有舞蹈。《山堂肆考·征集十五》:“舞者,乐之容,用之于武事,则为武舞。”从历史渊源来看,当时武舞和舞蹈很难截然分开,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武舞,也往往和祭祀大事或宗教活动结合起来。《诗经》“周颂臣之什”有武一章,注云:“周公摄政六年之时,象武王伐纣之事,作大武之乐。”在我国的人体文化史上,“武”字与“舞”字是通用的,有“武舞同源”之说,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记述,这早已为史学家们所证实。《书·益稷》:“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有学者提出:是以石为武具,去练习击中它物,亦有“射”之义,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史上最早的关于武、舞同源的实据。

  武术和舞蹈同为身体表现艺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都要求有“骨感”,他们在叫法上虽然不同,但本质上的追求是一样的。在我国的各种不同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把武术动作、套路和武术的神韵同时纳入本体范畴的还是中国武侠电影。武侠电影在吸收中国武术的外在动作表现形态和神韵的同时,将武术动作的风格舞蹈化,拳拳到肉、攻防进退的武术技击通过电影的艺术加工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展现在银幕上。武术动作中的攻防、技击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我们把它称之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之舞。

  3武侠电影的“乌托邦”理想

  3.1武侠电影中的“武”:真实的艺术

  “武”是武侠电影的文化标示和核心要素之一,是区别于其它动作电影的关键要素。何为武?武艺、武术、武者,指中国固有的传统武术,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是技击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如果只有技击、格斗动作,最多也只是“动作片”。但是,武侠片中的武术一定要求“真”,即真武术。因为,真武是需要真会武术的人来表演真正的武术,这是判断武侠片的标准之一。“有侠无武”的影片不能被称为武侠片。早期的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是真实的武术,电影中武打动作的设计是基于武术的攻防技击和真实技法。最初的武术演员也大多是具有一定武术功底。著名华人武打电影演员李小龙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他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成为武侠电影史上的绝唱。

  武侠电影追求“真实武术”才能展示出武侠的艺术美,以真实的传统中华武术作为武术打斗基础的“功夫片”才能成为武侠电影的主流。《武林志》中“八卦掌”表演令观众大开眼界。武侠电影经典之作《少林寺》的主角都是全国武术比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片中展示了拳法、棍法、刀法和醉剑等各种武术套路,让观众叹为观止。《洪拳与咏春》等影片在香港武侠电影史上首开探索武术“南拳”流派功夫的先河。

  “真武”的电影容易流传,以黄飞鸿电影为例,自1949《黄飞鸿传》至1994《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共计拍摄了104部以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系列电影。扮演黄飞鸿的演员近20人,主要有关德兴、刘家辉、王珏、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释小龙、吴京等。这些影片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男主角大都是靠真实的武艺来演绎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的传奇人生。“真武”的艺术展示为影片的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彻的武侠影片之所以能在昔日风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影片的真实感。肌肉发达的“打星”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这才是功夫。

  3.2武侠电影中的“侠”:正义的化身

  武侠电影中的“侠”也是其核心要素之一。“侠”与“义”、“勇”、“信”、“武”等具有密切的关系。《韩非子·五蠹》中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史记·游侠列传》中载:“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金庸先生指出:“能够不顾自身利益而去主持正义,挺身而出的重视是非的行为就称之为侠;武侠就是用武力做侠的行为。“侠”作为“正义”的化身,需要通过“武”来实现。李小龙电影以“功夫”著称,然而,其“狭义”的体现也是重要的成功之道。以《精武门》为例,正是20世纪70年代香港及海外华人社会的民族心理和情绪与影片的爱国主题产生了强烈的共振,从而影响巨大。武侠电影讲述的并不是单纯的江湖道义,着意书写的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豪侠义士表现出的一种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武侠电影的典范之作——黄飞鸿电影,是“武”与“侠”的完美合璧。从“武”的角度,黄飞鸿的影片中都是真功夫、真套路,让观众大开眼界;从“侠”的角度,黄飞鸿被塑造成一个集中华民族的所有美德于一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发扬了传统武术与武德,因而影响巨大。武侠精神对民族气质的逐渐熏陶作用在武侠电影中也闪烁光彩,《谭嗣同》、《秋瑾》两部电影中主人公自幼学击剑、练拳脚,谭嗣同为戊戌变法的主将,秋瑾自称鉴湖女侠,是辛亥革命先驱。影片中两位英雄慷慨赴义,以一腔热血唤醒华夏子孙的凛然正气,不能不说有舍生取义侠者精神的闪烁。

  3.3武侠电影中的“江湖”:隐喻的空间

  武侠电影中的江湖是一个游离于正统社会不受政治国家和礼教制约的虚拟社会,是以“侠”、“义”为核心构筑的乌托邦式的童话空间。在武侠电影中武术门派是江湖的骨架,武侠电影中的故事和人物都逃脱不了门派的空间,就如现实社会中的地域空间。武术门派的发展大致有三种情况:其一,类同合流,壮大拳派。门派在发展过程中,将一些技法特征相同或相类的拳种归为一类,形成较大的拳派,例如少林、武当、峨眉、昆仑;其二,繁衍支系,发展拳派,例如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其三,融合诸家,创立新派,例如蔡李佛拳、五祖拳、形意拳。

  武侠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爱、恨、情、仇”展开,所有的故事都将按江湖的价值观来叙述,侠客行走江湖必须懂江湖的规矩,江湖的规矩很多,例如递贴拜师、拳礼、春典等。春典(唇点)即江湖行话,江湖上,春典包括两种形式:言语的和非言语的。非语言的春典一般有“茶阵”、“路符”和“符徽”几种,在武侠电影中使用广泛。武林各派中历来把春典视为珍宝,秘不外传。因此,江湖上素有“宁舍十两金,不舍一句春”、“宁传十手,不传一口”之说法。

  3.4武侠电影发展与成败的关键要素:文化、艺术与审美

  武侠电影的核心要素是“武”与“侠”,但要流传久远,就一定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片生存的土壤。通过武侠电影让观众了解一些中国武术的门派、招式及武侠文化的传统渊源,从而继承中国武术文化的道德内涵和强身要求,是武侠电影“审美”与“艺术”的追求。例如,《龙门客栈》,其风格特征可归纳为:京剧要素、绘画要素、历史要素、文学要素、佛禅要素等。其中,武术与京剧武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中的“意境”也是武术演练所追求的目标;武术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也有很深的渊源;武术与古代军事技术直接相关;武侠文学也是源远流长;武术与佛禅更是融合紧密,声名远播的少林功夫便是拳禅合一的典范。可见武术文化和艺术的发掘与再现是武侠电影的一个正途。

  武侠电影中,“武”的表现需要“真武”与“武舞”的艺术组合,体现武术之美。人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就像在欣赏优美的艺术表演。影片《少林寺》中,觉远和尚在四季变化中的武术套路演练堪称“武舞”电影的精品。影片《卧虎藏龙》中,可以领略江南的小桥流水、京华的亭台楼阁、武当山的巍峨秀美。武术在京剧音乐的伴奏下,节奏缓急有致,使其在展示武术的同时,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地理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武术文化、侠义情怀具有典型的东方特色,但还要和汉字、琴棋书画、园林、戏曲、美食以及儒、道、周易、孙子兵法等博大精深的内容相结合。展示真正的中国武术、侠义精神,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武侠电影流传的必由之路,武侠电影应成为展示传统武术、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媒介。

  4结语

  美国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说过:“当传奇与事实相遇留下传奇,这个传奇便是西部片的灵魂。对于观众而言,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越有不可抵挡的“传奇性”。就这个层面而言,中国的武侠片与它有着共同之处:漫长无止境的旅途,亘古不变的传奇,讲述着对荣誉和英雄气概的考验。武侠电影将中国武术文化通过电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展现了中国武术的精湛与神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内涵。通过对武侠电影的文化学解读,深入了解武侠电影中的核心部分武、侠的博大精深,正确引导观众认识电影领域中的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同时为中国武术的继承与发扬发挥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